132
RO反渗透膜技术
反渗透又称逆渗透,是一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,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膜分离操作。对膜一侧的料液施加压力,当压力超过它的渗透压时,溶剂会逆着自然渗透的方向作反向渗透。从而在膜的低压侧得到透过的溶剂,即渗透液;高压侧得到浓缩的溶液,即浓缩液。根据各种物料的不同渗透压,就可以使用大于渗透压的反渗透压力,即反渗透法,达到分离、提取、纯化和浓缩的目的。
RO反渗透的工作原理
反渗透是一种在压力驱动下,借助半透膜的选择截留作用,将溶液中的溶质与溶剂分开的分离方法。利用反渗透膜的半渗透,即只透过水,不透过盐的原理,外加高压克服水中淡水,透过膜后浓缩成盐水的渗透压,将水分成两部分,一部分含有大量盐类的盐水,另一部分含有极少量盐类的淡水。反渗透系统是利用高压作用,通过反渗透膜分离出水中的无机盐,同时去除固体溶解物,包括有机物、胶体、微生物以及细菌,截留水污染物。反渗透设备能有效地处理水中盐类(如钙、镁等硬度杂质)、重金属、化学残留物质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。
反渗透膜的结构
反渗透膜片一般由三层结构组成:无纺布、聚砜层、脱盐层。对于一些特殊性能的膜元件,膜片表层会涂覆一层功能改性层。
反渗透膜技术的特点
(1) 反渗透膜分离过程需在高压下进行,因此工艺流程中要配备高压泵与高压管路反渗透膜分离过程能耗低、无变相,可在常温下进行,因此可较好地用于热敏感性物质的分离和浓缩。
(2) 能有效去除水中的离子、分子、有机胶体、细菌等,适合处理含盐量较高的水质。
(3) 具有较高的脱盐率和水回用率。
(4) 膜分离装置简单且便于实现自动化。
(5) 分离过程中,易产生膜污染,因此需定期对膜进行清洗。
(6) 为防止膜污染,原水需进行一定的预处理,各项指标达标后进入反渗透膜分离装置。
反渗透处理技术的应用
1、工业废水处理
反渗透处理技术适用于工业废水处理,由于反渗透膜对进水要求较高,运用反渗透技术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时,往往还要结合沉降、混凝、微滤、超滤、活性炭吸收、pH调节等预处理工艺。
2、化工废水处理
反渗透一般作为工业废水的终端处理,对水中的无机盐、有机物、重金属离子等具有较高的截留率,出水水质优良,可回用作冷却水或工艺用水循环利用,不仅节约了新鲜水的使用量,节约生产成本,还减少了污水的排放量,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。
3、印染废水处理
超滤+反渗透双膜技术处理印染废水,超滤能够有效地去除废水中大分子有机物,降低浊度,使进水水质达到反渗透膜的要求,经反渗透处理后,有机物和盐的去除率可分别达99%和93%以上,产水化学需氧量小于10mg·L-1,电导率小于80μS·cm-1,产水满足大部分印染工艺用水标准。
4、重金属废水处理
反渗透技术已经在电镀废水处理中有所应用,主要是大规模用于镀镍、铬、锌漂洗水和混合重金属废水的处理。膜分离技术浓缩电镀镍漂洗水,镍离子的截留率大于99%,经一级纳滤和两级反渗透浓缩后,浓缩液中镍离子浓度达到50g·L-1,透过液可经处理后再次回用。
5、电厂循环废水处理
超滤+反渗透技术组合对电厂循环排污水进行处理,反渗透系统运行良好,产水量68m³·h-1,电导率小于35μS·cm-1,脱盐率高于97%。双膜法水处理工艺,经过超滤+二级反渗透+混床处理后的精脱盐水,可供电厂锅炉及干熄焦使用,日产精脱盐水15000t。超滤+反渗透组合工艺处理循环冷却排污水,反渗透系统各段运行压力平稳,产水满足回用的要求。
6、纯水和超纯水的制备
反渗透+混床水处理技术改进了原来的全离子交换制水工艺,产水增加,水质改善,大幅度降低了制水成本。此外,许多科研人员均对反渗透+电去离子法制取纯水进行了实验研究,达到了预期结果,证实了反渗透+电去离子法制取高纯水的可行性。通过控制反渗透的级数可制取不同纯度脱盐水。随着反渗透级数的增加,脱盐水的纯度提高,但是出水量减少,水利用率降低。因此,反渗透装置连用一般不会超过二级,通常将反渗透与电去离子技术联用,不仅克服了反渗透出水不能彻底除盐的不足,还可以提高电去离子装置的进水水质,防止电去离子设备损坏,提高整体净水效果。

上一篇
SWRO 反渗透技术
下一篇
DTRO碟管膜技术
与众多优质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
合作客户
















免费获取报价